同型半胱胺酸为什么备受推崇?

范彦玲 | 2017-10-13 17:29:17 | 访问次数:

同型半胱胺酸是一种氨基酸,它是制造甲硫胺酸 (人体基本胱胺酸) 过程所需要的甲烷基的前驱体。同型半胱胺酸是我们消化动物蛋白的副产品,正常人的含量应该在 14μmol/L 以下。某些遗传因素或营养素的失调,会导致体内同型半胱胺酸的过度制造,它在体内浓度过高的结果,容易引发心脏血管方面的疾病,如心肌梗塞、脑中风、甚至阿兹海默氏症等。


blob.png


        哈佛大学医学院曾报告:同型半胱胺酸会破坏动脉血管的内层皮,促进平滑肌的激增,过多平滑肌会存留在内层皮与血管外壁间,也就缩小血管的通道,加上自由基的伤害,引起脂质氧化作用及血管粥状化,这就带来血管梗塞或破裂 (脑中风) 的现象。另外一个可能性是高浓度的同型半胱胺酸对于血管壁中的上皮细胞 (Epithelial cells) 具有毒性,而且能够促进凝血及胶原蛋白 (Collagen) 的制造,减少一氧化氮的利用率,而导致动脉硬化的形成。并改变了血液的凝结机制,增加血管的斑痕与伤害。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 的报导,估计血液中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如果超过 15.8 μmol/L,则其发生心肌梗塞的机率要高出 3 倍左右。



        另外,据新英格兰医学周刊的报导,在对 1041 名老年人血液中测试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发现血中同型半胱胺酸浓度较高的人 (超过 11.4),其颈动脉硬化且动脉狭窄发生栓筛塞的机会约为 2 倍。在 1995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综合 27 个大型的研究来分析发现同型半胱胺酸过高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有 10% 的心脏血管疾病与同型半胱胺酸过高有关,平均同型半胱胺酸每高 5μmol/L,则男性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机会增加 1.6 倍,女性为 1.8 倍。同型半胱胺酸也可以作为预后的指标,在 1997 年新英格兰医学周刊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心肌梗塞的病人,平均追踪 4.6 年后,发现原先同型半胱胺酸高的病人死亡率也偏高,血中同型半胱胺酸高 (大于 15.0) 的病人其死亡率高达 24.7%,而血中同型半胱胺酸低于 9.1 的病人其死亡率只有 3.8%。在慢性肾衰竭的病人由于肾脏功能降低,同型半胱胺酸的排除减少,血中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都偏高,这可能是慢性肾衰竭病人血管相关病变偏高的另一重要因素。以上说明了同型半胱胺酸在血管相关的病变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危险因子。


        体内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和下列几个因素有关,年龄、饮食、营养吸收与个人遗传基因等。一般在更年期以前的女性,其同型半胱胺酸较同年龄男性低;但更年期过后,就和男性不相上下。


        几个研究报告指出,补充 B 群维生素能降低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尤其是叶酸、维生素 B6 与 B12 三种。因为同型半胱胺酸的代谢方式有二种,一种是重甲基化作用 (Remethylation),在此作用中,叶酸与维生素 B12 参与反应,促使同型半胱胺酸变成甲硫胺酸;另一种是转硫作用 (Transsulfuration),维生素 B6 则是此作用中的重要一员,能把同型半胱胺酸分解成麸胺基硫 (Glutathione) 或进一步代谢成硫酸盐 (Sulfate) 等无害的小分子释放于尿液中。


        蔬果类含有丰富的叶酸与维生素 B6,但维生素 B12 却只存于肉类、鱼、牛奶酪等。叶酸的推荐量是四百微克,但想从食物中得到足够的量并不容易,因为食物中的叶酸并不稳定。B6 的推荐量是二毫克,食物中的鸡肉、香蕉、马铃薯含有 B6,据统计美国有一半超过五十岁的人缺乏 B6。另外 B12 的推荐量是六微克,主要来源有牛乳及动物蛋白,素食者则要特别注意 B12 的补充。


        研究指出,吃全素的素食者虽少了慢性病的威胁,却可能因饮食不均衡,出现新的健康问题。素食者体内维生素 B12 普遍不足,使得同型半胱胺酸代谢异常。他以五十名素食者与五十名杂食者,测量血中同型半胱胺酸浓度,结果发现,素食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浓度偏高,由于同型半胱胺酸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长期缺乏维生素 B12,将使素食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可能高于常人。


        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显示血浆中同型半胱胺酸浓度的上升为促成动脉硬化或动脉血栓的原因之一,持续性高浓度同型半胱胺酸血症的病患较正常人罹患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为高。它造成动脉硬化或血栓的可能机转有很多,虽然现在对同型半胱胺酸或其代谢相关物质在人体中的致病机转尚不十分明确,但我们已经从一些临床实验中得知维生素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浆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并且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信日后除同型半胱胺酸外,其他的心血管致病因子将陆续被发现,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迈向新的纪元。